什么是“隔空猥褻”?
“隔空猥褻”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利用網絡實施的新型性侵類犯罪,是指行為人以滿足性刺激為目的,以互聯網為媒介,誘騙、脅迫未成年人進行“裸聊”,或發送“裸照”“裸體視頻”等方式進行猥褻的違法犯罪行為。作為一種新型的犯罪模式,“隔空猥褻”將網絡這一虛擬空間作為實施猥褻的場所或者中介,區別于傳統的身體接觸方式,這類行為犯罪主體更廣、作案手法更加隱秘、犯罪成本較低以及網絡傳播的快速與無限放大,對被侵害未成年人造成的傷害更加持久和嚴重。
案件情況
王某通過手機陌生人聊天軟件結識了正在讀初中的13歲女孩小夢。為尋求性刺激,王某利用該聊天軟件向小夢發送自己下體照片及污穢文字、圖片,并誘騙小夢向王某發送裸體照片或視頻供王某觀看。此后,王某以將在網絡上散布小夢裸照為由,多次要求小夢繼續發送裸體照片或視頻。小夢因害怕被同學恥笑、被父母責備,只好繼續按照王某的要求做,最終引發小夢患上重度抑郁癥。小夢母親發現后報警,公安機關開展偵查工作后將王某抓獲,并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經檢察機關向法院提起公訴,法院最終以猥褻兒童罪對其追究刑事責任。
普法說法
本案中,王某以脅迫、誘騙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通過網絡發送視頻、照片等方式暴露身體隱私部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強奸、猥褻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的規定,構成猥褻兒童罪。此外,王某除了要入獄服刑之外,還應當賠償小夢因治療相關病癥而產生的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付的合理費用。
未成年網絡防“狼”術:
作為未成年人,大家在上網時應該如何避免成為不法分子“隔空猥褻”的獵物呢?
1. 選擇合法正規的網絡社交軟件,并進行實名登記認證。開啟網絡軟件的“青少年保護模式”,打開上網安全的“金鐘罩”。
2. 網絡是虛擬空間,在不了解對方的真實情況下,不要在朋友圈、微博等網絡平臺上輕易暴露自己的地址、身份、照片、學校等信息,避免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3. 切勿輕信陌生網友,特別要警惕讓你暴露隱私部位的要求。如若在網絡社交時網友提出這樣的要求,要立即拒絕,愛護自己身體。
4. 如果遇到以公開裸照進行要挾的行為,一定要及時尋求身邊信任的人幫助。例如人民警察、家里的長輩及學校的老師等,切勿為壞人保守秘密。另外,也只有報警,警察叔叔才能第一時間抓住壞人,同時幫助大家及時清理在網絡上散布的視頻、照片,防止繼續傳播。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條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猥褻他人或者侮辱婦女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眾或者在公共場所當眾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惡劣情節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褻兒童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猥褻兒童多人或者多次的;
(二)聚眾猥褻兒童的,或者在公共場所當眾猥褻兒童,情節惡劣的;
(三)造成兒童傷害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四)猥褻手段惡劣或者有其他惡劣情節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強奸、猥褻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脅迫、誘騙未成年人通過網絡視頻聊天或者發送視頻、照片等方式,暴露身體隱私部位或者實施淫穢行為,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條規定的,以強制猥褻罪或者猥褻兒童罪定罪處罰。
脅迫、誘騙未成年人通過網絡直播方式實施前款行為,同時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條、第三百六十五條的規定,構成強制猥褻罪、猥褻兒童罪、組織淫穢表演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第十九條規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軟件、專門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終端產品應當具有有效識別違法信息和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保護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權益、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便于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等功能。
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的需要,明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軟件、專門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終端產品的相關技術標準或者要求,指導監督網絡相關行業組織按照有關技術標準和要求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軟件、專門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終端產品的使用效果進行評估。
智能終端產品制造者應當在產品出廠前安裝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軟件,或者采用顯著方式告知用戶安裝渠道和方法。智能終端產品銷售者在產品銷售前應當采用顯著方式告知用戶安裝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軟件的情況以及安裝渠道和方法。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應當合理使用并指導未成年人使用網絡保護軟件、智能終端產品等,創造良好的網絡使用家庭環境。
今年7月中旬以來,網信部門深入開展“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全面覆蓋直播、短視頻、社交、電商等重點環節,集中力量整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問題。努力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的網絡環境,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